底层微孔增氧技术因增氧效率高,节约用电,改善池塘底层水质效果明显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已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2010年3—5月,苏州大闸蟹生态育苗专业合作社在苏州大闸蟹土池生态育苗过程中进行了一个生产周期的微孔增氧应用对比试验,取得良好的推广效果,蟹苗成活率明显提高、亩产量较常规生产提高40.85% ,现将微孔增氧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 场地选择
试验池塘选择在
苏州大闸蟹生态育苗专业育苗场内,试验面积21.75×667m2,共12 只池口,分别设试验池6 只(10.83×667m2),对照池6只(10.92×667 m2),育苗池有效水深1.8~2m,各池面积与产量见统计表1。
2 微孔增氧设备安装
主管道用1250pxPVC管道,主管道每隔20m设一分气头;增氧管道采用微孔增氧管,沿试验池池埂四周1~1.5 m 左右的池底条状布置,微孔管固定在离池底约375px高度,每667m2 配备增氧机功率0.15kW。对照池不安装增氧设备,依靠自然增氧常态生产。
3 池塘准备
3月中旬所有育苗池进海水1.8m ,海水比重1.014,4月上旬所有育苗池每667m2用晶体敌百虫2kg、茶籽饼25kg、漂******75kg清塘消毒,杀灭敌害及致病生物。布池前3d每池用肥水宝肥水。
4 幼体布池
4月16日起布池,每667m2育苗池投入规格100~125g/只发育同步,镜检幼体心跳达180次/min 以上雌亲蟹40只,消毒挂笼。4月17日,每池加肥水5min,4 月18日,幼体布池结束,平均产卵率93.5% 。
5 育苗管理
饵料投喂:Z1 前两天主要依靠育苗池肥水满足幼体摄食需要,适当投喂少量酵母,Z1 两天后全部投喂活轮虫,根据检查情况每天足量投喂,保证育苗期间充足供应。水质及增氧管理:根据池水消耗情况,在Z4 以后定期加足池水,试验池根据天气、水质、苗情灵活掌握开机增氧时间,保持池水水质良好、溶氧充足,变态期间少开机,保持安静环境。
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巡塘两次,详细检查苗情、水质、吃食情况等,确定生产管理措施,做好生产记录。
6 试验结果
5月15日开始捕捞蟹苗进行淡化,试验池6只池口共捕捞蟹苗466.8 kg,平均产量43.1 kg/667m2;对照池6 只池共捕捞蟹苗331.4 kg,平均产量30.35kg/667 m2,具体情况见表1。
7 小结
从生产实际看,在相似幼鱼密度、生产管理措施相同情况下,试验池蟹苗质量、育苗成活率及产量明显高于对照池,说明底层微孔增氧技术具有明显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水质明显好转:试验池在育苗生产过程中,因溶解氧高,水体上下层交换好,水中的残饵、排泄物得到及时氧化分解,池水清澈,透明度一直维持在1250px以上,生产期间未发生水质变坏现象。对照池在Z4 以后部分池口出现水质变肥现象,特别是5号池在Z5 阶段因密度偏高,投喂量大,水质富营养化,虽应急处理,不但大眼变态受到明显影响,大眼幼体的质量也明显较差,劣质苗比例达到10%以上,售价较正常苗下降了100元/kg。
幼体变态率明显提高:试验池平均每只母亲蟹产苗1.07kg,按每千克蟹苗14万只计,每只抱卵蟹生产蟹苗14.98万只,按每只亲蟹排幼30万只计,幼鱼成活率达49.9% ;对照池每只挂笼蟹平均产苗0.76kg,折算幼鱼成活率只有35.4% 。
效益增幅明显:虽然使用微孔增氧技术后,667m2均成本增加约1300元,其中电费、固定资产投入约增500元/667m2,饵料投入增加约800元/667m2,但产量平均增加12.75kg/667m2,按2010年平均价格550元/kg计,667m2均增加产值7000元,扣除成本,667m2均新增利润5700元。
微孔增氧技术的应用,使
苏州大闸蟹土池生态育苗的产量与效益增幅明显,同时蟹苗质量也明显提高,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在试验过程中,也存在着纳米管布置深浅不一、充气不均及堵塞现象,拉网操作不便等问题,在今后的生产中将进一步完善与解决,同时,将继续开展不同的增氧模式之间的比较试验,以期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
本文来源于金来旺苏州阳澄湖大闸蟹 北京大闸蟹 深圳阳澄湖大闸蟹 广州阳澄湖大闸蟹 深圳大闸蟹 北京阳澄湖大闸蟹 http://www.jinla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