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江西赣州全南村民住着“洋房”发“鱼财” [收藏主题] |
近日,记者走进全南县大吉山镇斜溪村,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红顶粉墙的欧式风格“小别墅”,向远处眺望,迤逦的鱼塘风光尽收眼底,路过的游人都不由得惊叹,斜溪人的日子更红火了,住着“洋房”发着“鱼财”,两年的时间,《若干意见》的好政策让从前的老渔村翻了个新! 斜溪村是全南县规模最大的水产养殖专业村,远近闻名的小渔村里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鱼王”——李水云。40岁的李水云有着20多年的养鱼资历,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李”。两年前,乘着赣南苏区振兴的东风,老李带领26户养殖户成立了鑫水渔业合作社。在老李的带领和诸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的渔业收入亩均增收3000元,达到了每亩6000元,是原先的两倍。 记者见到老李的时候,他刚开车从广东回来。“前段时间合作社与广东客商敲定一笔180万元的项目,这次我就是过去签合同的。”老李满面春风地告诉记者。 老李的养鱼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两年前的一场挫折,差点让老李放弃养鱼。那是在2012年夏天的一场暴雨之后,老李的26口鱼塘中有11口鱼塘的护坡发生溃堤,冲走了30吨鱼苗,造成了36万元的经济损失,面对这种情景,一向坚强的老李,也难掩悲痛,在众人面前号啕大哭。之后,老李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迷茫了,觉得再也没有希望了。没过多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喜讯传来,村民们争相传阅村委会里还没有来得及发放的宣传单和报纸,老李也从村委会“抢”出一张《赣南日报》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乐开了花。 从那以后,好事不断,项目一个又一个地来到了他身边,老李村里争取了150万元对全村1500多亩鱼塘进行了标准化改造,通村公路也建起来了,每个村小组都有了水泥路,路灯亮起来了,村小学建起了教学楼,住在土坯房里的村民也纷纷拆旧房建新房。在鱼塘改造的那段时间里,老李几乎是天天泡在工地上,带领村里的养殖户清空鱼塘、转移鱼苗,忙完东家忙西家,他甚至自掏腰包租了一辆挖掘机,帮助村里施工。经过半年的辛苦努力,村里的鱼塘改造工程完工,1500多亩鱼塘全部砌上了石头护坡,鱼塘水渠也都疏通了,90%的鱼塘都安装上了增氧机、投饵机、防虫灯,这些巨大的变化,老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去年年底,村里建便民服务站,需要资金8万元,老李一个人就捐了5万元,大家都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不好意思地说:“钱还是少了点,当年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的好政策让我重新走上养鱼致富路,现在日子过好了,我也要多为乡亲们服务。” 采访结束时,老李对记者说:“现在党对我们赣南人民这么好,****了一大筐好政策,过两年我想把周边村的鱼塘全部吸收过来,搞渔业深加工,办几个工厂,让村民们都进来当工人,再也不出去打工了。” 如今在全南县,一个合作社能带动几户、几十户、几百户农户的事例并不少见。该县以“规范立社、龙头带社、机制强社、产业兴社、服务稳社”为导向,促进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特色产业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促进传统农业实现转型升级。目前,该县涌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0家,其中市级专业合作社4家、省级合作社6家,合作社社员年均纯收入比全县农民年均纯收入高20%。(钟炆秦 李大军 记者曹友春) |
|
分享到 | |
支持(0) | 反对(0) 顶端 底部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