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记福建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见闻 [收藏主题] |
    田澳避风港一期基本完工,可停泊600多条大马力渔船;五澳物流港一期码头基本建成、福建霞浦县三沙中心渔港进展顺利……大陆首家台湾水产品加工、贸易基地——福建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让台湾水产品登陆大陆日益方便。     三沙港与台湾基隆隔海相望,相距仅126海里,历史上就是福建省最早开放的对台小额贸易点、对台短期渔工劳务输出点、台轮停泊点和海上台货快运试点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三沙与台湾往来十分密切。最繁忙的时候,一天有700多艘台轮停靠。”一位林姓渔民回忆说,台湾人把手表、收音机等小商品卖过来,又从三沙收走鱼、香菇等农副产品。     这得益于霞浦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福建沿海县中,海岸线最长,海域最大,滩涂最广,盛产海带、紫菜、大黄鱼、海参、鲍鱼等海产品。     “霞浦虽属宁德地区,却讲闽南话,与台湾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交往频繁,还有不少姻缘关系。”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陈明学说,“在台湾,提到三沙很多人都知道。”     2006年6月,国台办在此批准设立了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对台贸易进入新阶段。     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的定位是以水产品(食品)加工、冷藏、中转、冷链物流为主,兼有生活居住、商业贸易等综合性园区。据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林兴来介绍,园区内现已落户企业18家,项目总投资30亿元,2013年园区完成产值16亿元。     台企福建钦龙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产品加工销售,超低温速冻技术是其优势。公司总经理洪春寿说:“台湾的鱿鱼、秋刀鱼、带鱼等鱼品,质量比较好,规格比较标准,价格也不贵,公司加工后再卖到西安、郑州等内地,很受欢迎,一年可销售一万多吨。”     三沙港正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2013年5月,三沙被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列为第二批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对台小额贸易口岸名单,自7月1日起解除对台小额贸易“两限”,即解除原规定的对台小额贸易船舶吨位限制在100吨以下、贸易金额限制在10万美元以下,将大大扩大对台的贸易规模。     同时,三沙港被台湾渔业主管部门列为台湾活鱼进入大陆的贸易港,为两岸水产品互通拓展了渠道。     据林兴来透露,三沙港从二类口岸升级为一类口岸的工作已进入海关总署的审理程序,口岸获准升级后,将进一步开放。     “今年预计实现产值30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有望达300亿元以上。”林兴来说。 |
|
分享到 | |
支持(0) | 反对(0) 顶端 底部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